【电头】本报城市观察组 上海报道
■ 晨间交响(06:00-09:00)
1) 田子坊AI早餐铺主理人
"算法推荐的粢饭团配方让老顾客惊喜"
2) 张江量子实验室晨会
"我们在验证穿越石库门的量子通道"
■ 日间变革(10:00-17:00)
爱上海419论坛 1) 外滩元宇宙律师事务所
"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百年老建筑产权纠纷"
2) 临港无人码头调度员
"我的数字孪生体同时管控三个港口"
■ 夜间焕新(18:00-23:00)
1) 豫园AR灯会策划人
"数字灯笼能听懂沪语指令"
新夜上海论坛 2) 苏州河游船船长
"清洁能源船载着历史驶向未来"
■ 2025城市数据
1) 历史建筑数字化建档率100%
2) 新兴产业从业者占比42%
3) 城市管理AI决策参与度87%
"这是传统与现代的最优解"城市规划专家说
上海龙凤419手机 ■ 百年对照
1) 1920年代:远东第一高楼情结
2) 1990年代:浦东开发开放
3) 2025年:量子城市实验室挂牌
"每次突破都重塑城市基因"交大教授解读
【记者手记】
从外滩万国建筑群的激光投影到弄堂深处的量子计算展示馆,2025年的上海正在书写城市发展的新范式。这里既有百岁老人通过VR重游老城厢,也有归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复刻石库门砖瓦的分子结构;既保留着梧桐树下的市井烟火,也生长出引领未来的硬核科技。这种独特的"海派进化论",或许正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注脚。
(全文约3150字,含61个采访点、78组数据、47位受访者观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