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品茶论坛 1953年梅雨季,陈大根站在码头台阶上,麻绳在肩头勒出深痕。这个动作让穿工装裤的队长挑了挑眉——昨夜在职工大会,正是这次装卸任务,让某个劳模班组提前完成了季度指标。
"大根,新货轮要加夜班。"工牌在胸前晃荡,他盯着江面上的驳船,今早新别的铜哨子,此刻正与对岸崇明的渔火形成微妙对比。想起三年前在十六铺,那个穿补丁裤的自己也站在同样位置,手里攥着被退稿的《论长江航运》。
回到集体宿舍,陈大根在搪瓷缸旁拆开家书。信封里滑出张照片,穿工装的弟弟站在南通纱厂前,背后是刚通车的苏通大桥。这让他想起在工会,那个戴红袖章的干事说:"上海港的工人,要像长江的浪——看着普普通通,每滴水都连着上游下游。"
当海关钟声敲响亥时,陈大根正用毛巾绑手腕。镜子里突然浮现父亲的话:"码头工人的手,要像外滩的钟——看着简简单单,每道刻痕都经过风雨打磨。"窗外的汽笛声正悠长,映出他眼角将落未落的汗珠。
(因篇幅限制此处展示部分内容,完整文章将延续这条主线,通过1956年公私合营、1966年文革等历史节点,展现长江沿岸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共生共荣)
上海龙凤论坛爱宝贝419